关山月作品赏析_关山月简介及作品欣赏
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
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本诗语言凝练,一字褒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名人简介:关山月(1912.10.25——2000.07.03),原名关泽霈,1912年生于广东阳江。
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曾拜师“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
关山月先生是当代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关山月先生禀承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所倡导的“笔墨当随时代”和“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主张,并始终不渝地贯穿于他的创作实践,生活实践和教育实践之中。
他所创作的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是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个人艺术技巧完美结合的典范。此作线条流畅,笔酣墨饱,刚柔相济,删繁就简,概括准确。枝干如铁,繁花似火,雄浑厚重,清丽秀逸,用笔生动流畅,气势磅礴,充分显示了作者所具有的独特的创作风格及深厚的艺术功底。
诗的开头四句描写包括关、山、月三种景色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 皎洁的月亮从祁连山缓缓升起,轻轻漂浮在迷茫的云海里,长风掀起尘沙席卷几万里,玉门关早已被风沙层层封闭……诗人正是以这样一幅荒凉苍茫的'万里边塞图来引发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边塞战争的景象和战场的悲惨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