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古诗_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古诗讲解
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 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 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 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主人公在时间上的孤独,无论在前朝,还是后代,都无与我相知的人。 “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表现了主人公在空间上的孤独,纵有天地之阔,依然没有能与我相知之人。感慨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于是吊古伤怀,而有此诗 。
资料拓展:
赏释:这是一首盛时不遇的名篇。幽州台:即蓟北楼,在今北京市。登上这古老的幽州台,因而想起了古代的事。当年燕昭王求士,筑金台,招揽天下贤人,燕国得以兴盛。但这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事。作者由此而感到自己的不遇,心中诞生了无限抑郁悲凉之感。浩浩苍空,茫茫旷野,而胸中之不平,又何从吐诉!想到这里,百感交集,“独怆然而泪下”了。诗的气魄很大,语言纵横,有古人之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出自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解释: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赏析:此句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描写诗人登幽州台时的所见所思,“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诗人以慷慨悲凉的笔触,抒写了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解释: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向前看不到古代的贤君,向后望不到名主。表达了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如今也多用此句表示独一无二,天下无双的才能和成就,是对某个人或某事最大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