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伤寒论条文背诵版)
伤寒论一共有397章,伤寒论的作者是张仲景,全书一共10卷,22篇,除重复外,共397章,113方。在传染病的辨证与治疗上,作者张仲景首倡以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辨证为纲,对伤寒各病的辨脉审证大法和立方用药规律作了全面论述。
《伤寒论》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东汉末年张仲景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1、《伤寒论》版本较多,通行本全文共三万五千多字左右。
2、《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答: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包括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前者5万字左右,后者3万字左右。中医,到汉朝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了。近代中医发展较慢,主要还是奉献精神较差。无论干什么,必须脚踏实地的去努力,光搞花架子不行,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概念不同,所包含的内容也不相同。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而伤寒杂病论则是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这两本书都是张仲景所写。
《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伤寒杂病论》是医圣张仲景的原著,在流传过程中散佚了,后来又经医家将其内容整理成二部分,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