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知不可乎骤得_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骤-释义:屡次,多次。

此句意思就是:知道上面这些想法不能屡次实现。

出自宋代苏轼的《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译文: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上面这些想法不能屡次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就是立刻,马上,很快的意思 很突然

乎是用来调整音节的,助词,无实意。

1、“知不可乎骤得”中的“骤”应该解释为“骤然”、“猛然”,很多教材在此字的解释上有不妥。


2、“知不可乎骤得”是什么意思,其中的“骤”字怎么讲,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这里‘不可乎骤得’的,是时光、光景,而非其他。”“‘骤得’者,频数得之也,把它理解为‘忽然得到’是不正确的。”“教科书注释‘骤得’为‘数得’,是对的,但..‘数’在动词前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频率高,而不是指获得的数量大,所以,‘数得’ 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多有所得’。”(《语文建设》2004 年第12 期《释“骤得”》)


3、要想弄清“骤得”的“骤”在这里当什么讲,关键是要弄清楚“知不可乎骤得”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我们并不认为这种东西是时光或光景。如果是时光或光景,作者一定会在句中明确点出。然而原句并没有说“知时不可乎骤得”,在上下文中也并没有出现“时”“良辰”“景光”之类的词语,因此又不能认为这是承上或蒙下省略。从这篇赋的全文来看,这一句不可能是说时光、光景“不可乎骤得”。


4、此赋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写这篇赋,不是单纯为了记游、写景,而是为了借景抒愤,借景发议,借景解忧。


5、赋的开头写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面对清风明月,饮酒赋诗,如遗世登仙。接着写乐极生悲,“客有吹洞箫者”,“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由此引出主客问答,并通过主客问答,怀古论今,畅谈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上引“哀吾生之须臾”诸句,便是那吹箫的客人回答苏子的话。苏子问他:“何为其然也?”(箫声为什么如此悲凄)他回答说:


6、“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7、这段话是紧扣“何为其然也”而言的。主要意思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不是赞赏良辰美景,主张及时行乐。因而“知不可乎骤得”,不可能指时光、光景,而只能是指“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样的事。

相关文章

抒情诗句_抒情诗句15篇

抒情诗句_抒情诗句15篇

《劳劳亭》 ——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天下最令人伤心的地方,莫过于送别之地劳劳亭。春风不理解离别的愁苦,不使柳条换新绿。《宿巫山下》...

励志古诗词名句(励志古诗词名句经典大全带解释)

这里有几句经典的励志古诗词名句:"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卫灵公》(孔子)"不悔梦归处,心似双丝网"——《菊花》(柳宗元)"为人性最高,仁者为天下贵"...

100首完整的最美古诗词_100首完整的最美古诗词鉴赏

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木兰诗注释(木兰诗注释图片)

               木兰诗 / 木兰辞         &n...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拼音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拼音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

云破月来花弄影全诗_云破月来花弄影全诗是什么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出自北宋词人张先的《天仙子》《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