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诗经国风全文_诗经国风芣苢译文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大多是民歌。包括《周南》、《召南》、《陈风》、《秦风》、《豳风》、《魏风》、《唐风》、《郑风》、《卫风》、《邶风》、《鄘风》、《王风》、《桧风》、《曹风》、《齐风》。

十五国风,可分为五大区域:

1、南区——《周南》、《召南》、《陈风》“二南”,其地在南阳、南郡,二南之地后被楚国吞并,故有人称之为《楚辞》之源。陈国在今河南淮阳、柘城和安徽亳县一带。南区的诗中,多表现女性劳动、恋爱、思夫等生活与情感,还有一些贺新婚、祝多子等礼俗诗。

2、西区——《秦风》、《豳风》。秦国原居甘肃天水,后渐东扩,占据陕西一带,平王东迁后,西周王畿和豳地归秦所有。《秦风》诗中多尚武精神、杀伐之音,风格清新朴素,简洁质实,刚毅健朗。

3、北区——《魏风》、《唐风》。魏在今山西芮城一带;唐在今山西中部,后改称晋。魏地狭窄,民俗俭啬,土地贫瘠,人民困窘,纤俭习事的地域特征与风尚,使其讽谕现实的精神尤为突出,多讽刺、揭露性的诗篇,自古学者称《魏》、《唐》多“变风”。质朴率直,自然朗畅,多沉郁悲慨之气。

4、中区——《郑风》、《卫风》、《邶风》、《鄘风》、《王风》、《桧风》、《曹风》。邶和鄘都是卫邑名,同属一地,卫风之地在今河北磁县、濮阳,河南安阳、淇县、汲县、开封、中牟等地。郑国的都城新郑,在今河南郑州一带。王即王都的简称,平王东迁洛邑,在今河南洛阳一带。诗多有乱离悲凉之气。曹在今山东西南荷泽、定陶、曹县一带,位于齐、晋之间。桧在今河南密县一带,两个都是小国,存诗很少。

5、东区——《齐风》。齐在今山东中北部,首都临淄。齐富甲东海,士农工商贾云集,文风开放。其诗善于夸饰,舒缓深远,节奏疏宕。

《诗经》共有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分”,有诗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如《周南》、《召南》、《邶风》、《墉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等。“风”主要有华夏族民间乐歌。也指周代民歌,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乐歌。

国风》是收集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国风》以简朴的语言描摹事物,以朴素的生活画面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国风”中有很好的体现,并且成为它显著的艺术特点。

相关文章

中秋节古诗四句_中秋节古诗四句书法作品

一、《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译: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

抱朴子外篇全文及译文(抱朴子,外篇)

内篇和外篇均有译本。内篇是《抱朴子》本体性的思想论,其中包括了一些道家修炼的思想,也有一些关于天人合一的论述。明代王梵志翻译了《抱朴子·内篇》。外篇是《抱朴子》的实践方法论和世间万物的论述,包括了一些...

西湖比西子_西湖比西子暗示什么

这是北宋诗人苏东坡写的一句话,他是写西湖景色的,他的意思就是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的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西湖和西子的相似之处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

渔家傲范仲淹_渔家傲范仲淹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句子

《渔家傲·秋思》有最有名的两个版本范仲淹版: 塞上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

杜甫和杜牧的关系(杜甫和杜牧的关系简写)

不是杜甫(712-770(盛唐时期)),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

儿童版三字经全文朗读(儿童版三字经全文朗读及译文)

《三字经》的全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