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题西林壁古诗_题西林壁古诗朗读视频

chun3652个月前 (08-20)诗词名句53

题西林壁的全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全诗内容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乍一看是一首描写一首风写景诗,其使它包含了苏轼对人生的感悟,算得上是一首哲学诗。只因刻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被称为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苏轼 (宋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是“长安城西来石家庄,西北去十里山河郡。
山上多异草,河边多异树。
但悲不见九菊,共君如何意。
”。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诗,通过对长安城西的景色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于友人离去的悲伤之情。
诗中“不见九菊”一语中蕴含了颇为深刻的哲理,意味着在繁华喧闹的都市中,往往会被人们忽略的美好事物。

《题西林壁》出自号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

之手。原文是: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对事物的看法随着角度不同而大不相同,不能全面客户看待事物,只因为身在其中。宋诗的哲理尽在其中。

相关文章

席慕容的诗_席慕容的诗楼兰新娘

席慕容台湾女诗人(1943- ),出版的诗集有《七里香》(1981)、《无怨的青春》(1982)、《时光九篇》(1987)等。一棵开花的树 七里香 山路 出塞曲 抉择 初相遇 雨中的了悟 青春 信仰...

朝辞白帝彩云间_朝辞白帝彩云间下一句

意思是: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出自《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原文及翻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两岸猿声...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_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朗读

出自于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全文解释:“我家贫穷,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归去来兮辞·原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

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诗_描写春天的古诗30首

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春...

温庭筠菩萨蛮_温庭筠菩萨蛮高中哪一册

温庭筠的《菩萨蛮》二首中运用了多种艺术特色,包括:描绘物象的错综排比和音声的抑扬长短,增加直觉印象的美感,引人产生一种深美的联想。例如,在第一首中,作者通过“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等细腻的描绘,将美...

小学生古诗必背75首_小学生古诗必背75首目录

是这些吗? 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