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26个韵母表完整版(26韵母表完整版声母)

chun3654小时前诗词名句2

韵母只有24个,不是26个,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单韵母有6个:a o e i u v,复韵母有9个:ai ei ui ao ou iu ie ve er,前鼻韵母有5个:an en in un vn,后鼻韵母有4个:ang eng ing ong。

韵母:一个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用来表示韵的字母叫韵母.韵母共有24个.

单韵母:a o e i u ǖ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ǖe er

an en in un ǖn (前鼻韵母)

ang eng ing ong (后鼻韵母)

韵母只有24个,6个单韵母,9个复韵母,5个前鼻韵母,4个后鼻韵母。

韵母共24个,分别读作a(啊) o (哦)  e(屙)  i(衣)  u(屋 ) ü(迂)  ai挨   ei欸  ui(喂)ao(奥 )ou(欧 ) iu(呦)  ie(掖)  üe  (约)er (耳) an (安) en (嗯) in(阴)un(瘟)ün(晕)ang(昂)eng( 鞥 )ing(应)ong()

单韵母的口型(书上说的)第一节单韵母的口型舌位及发音方法一单韵母也叫元音和母音的发音特点1气流不受阻碍2气流较弱3发音各部分器官均衡地紧张4发音时声带颤动声音清晰响亮5能发出高低升降的调子二单韵母的发音不同的元音是由不同的口腔形式造成的口腔的形式又跟唇舌的状态密切联系着口腔的开闭舌头的高低前后唇的平展等不同程度的变化造成不同式样的共鸣腔于是就形成看各种元音特有的音色单韵母是北京语音音素里很重要的基础主要有4个aoeiuüêa央部低元音双唇开度最大下园唇上下齿离得很远软腭上升鼻腔关闭舌尖微触下齿背舌微卷舌位低中o后半低半高之间的元音双唇最撮唇略圆软额上

6个韵母的读法是这样的,a,读啊,嘴巴要张开,舌位做到最低,舌身后面微微抬起。

i,读衣,牙齿对齐,嘴巴要扁,舌尖触碰齿背,使舌头前面微微抬起。

u,读乌,嘴巴要尖,要留个小孔,舌头要后卷起来。

ü,读迂,发音和i是一样的,只是嘴巴要弄成圆形,舌尖顶住下齿。

o,读喔,嘴巴要圆,舌身向后缩一点,舌身后面微微隆起。

e,读鹅,嘴巴要扁,舌位的高低与o一样,嘴角要向两边张开。

a是张大嘴巴o是收紧嘴巴把口形象oe是把口变扁长点i把嘴巴也是扁点,但是不太象e刁邝la长u和u是一个口形,把嘴收圆。

aiei嘴巴扁长ui是收口。aoouiu昱收口嘴巴呈o形,anenln嘴巴稍呈扁圆形,unun嘴巴稍呈圆形,aiei嘴巴呈圆形,ui嘴巴呈扁圆形,:ie丶er是把嘴巴变扁平ue是是把嘴巴稍收变圆形丶ang把嘴巴稍张大点有点稍扁平eng丶lng一个口形嘴巴稍呈现扁平形ong嘴巴呈圆形

a:最唇张大,尖叫出发出的声音。

o:嘴巴变成一个圆形,比如像公鸡鸣叫的声音.

e:鹅叫的声音,如果发音不准的话,象声词饿,嘴巴半紧

i:发音不准就找衣服,嘴唇快明清的时候发出i的叫声。

u:嘴巴也是半紧,但是会更小,发音不准,就找乌龟的乌,房屋的屋

相关文章

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_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和诗句

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_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和诗句

1、【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2、【主旨】1、【原文】《夜书所见》2、【赏析】 《夜书所见》萧萧...

四言诗_四言诗100首

四言绝句也叫四言体,是指基本或全部由四字组成的四字句写成的诗(文),限于古体诗文中,对平仄、对仗、用韵等要求不严格,可用平声韵也可以用仄声韵,可以换韵,盛行于西周时期。属于古体诗的范畴。《诗经》中广泛...

木兰辞原文及翻译_木兰辞原文翻译视频

木兰辞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

温庭筠菩萨蛮_温庭筠菩萨蛮高中哪一册

温庭筠的《菩萨蛮》二首中运用了多种艺术特色,包括:描绘物象的错综排比和音声的抑扬长短,增加直觉印象的美感,引人产生一种深美的联想。例如,在第一首中,作者通过“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等细腻的描绘,将美...

春雨的诗句有哪些(春雨的诗句有哪些古诗)

赞美“春雨”的古诗如下; 1、《春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2、《春日即事》 李弥逊...

元宵节的古诗_元宵节的古诗词100首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