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律一览表

chun3653周前 (08-20)诗词名句8

七言八句且讲求格律的诗称作七言律诗(七律)。

格律=格+律

格就是格式,它包括:平仄、字数、替、对、粘、对仗和押韵。

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

将格和律两个方面作相应的统一规范的诗作,就是格律诗了。

七律的平仄格式主要体现在替、对、粘方面。

替,要求七律的每句中2、4、6序位的字平仄应有交替变换。

对,就是七律中的1、2句(首联),3、4句(颔联),5、6句(颈联),7、8句(尾联),句与句对应的字、词之间平仄要相反,词性词意等要对应。

粘,就是上一联下句的偶数位平仄与下一联上句的偶数位平仄要相同。

如以仄起仄收式七律格式为例:

第一句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二句就应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二句的末字为平声且要求押韵)

第三句与第二句相粘,为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四句再与第三句相对,为仄仄平平仄仄平。(第四句末字押韵)

后续句子依此类推,一首七律诗的平仄格式就破定了。

(其他格式如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式的格式都是按此原则确定的)

①七绝若是仄起仄收式,就表明第一句中第2位置和末位肯定是仄声:

□仄□□□□仄

依据句中平仄须有“替”的规则,第2字是仄,第4字就应是平,第6字再是仄:

□仄□平□仄仄

格律诗句中的平仄在1、3、5位序可以从宽要求(可平可仄),但第5字若用仄声就犯“三仄尾”诗弊了,所以此句第5字就必定是平了。

这样一来,仄起仄收的第一句平仄格式就能确定:

(仄)仄(平)平平仄仄

②依据格律诗联句中的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对”的规则,第二句的平仄格式就对应为: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③依据格律诗联句间相邻两句的平仄须相“粘”的规则,且第三句不须押韵,句尾只能是白脚(仄声),第三句的平仄格式就能确定:

(平)平(仄)仄(平)平仄

④第四句再与第三句相“对”: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注:这里第3字只能平而不是可平可仄,否则第4字就犯孤平弊了)

相关文章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_《望月》李白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_《望月》李白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描写月亮的诗句有...

清明节的来历简介20字左右(清明节来历20字 简介)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

咏柳古诗_咏柳古诗几年级

古诗里咏柳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

刘长卿_刘长卿最著名的十首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

朝辞白帝彩云间_朝辞白帝彩云间下一句

意思是: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出自《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原文及翻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两岸猿声...

七年级课文春朱自清原文(七年级语文上册朱自清的春)

《春》初一课文原文《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全文如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