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明月夜_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打一生肖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萧?二十四桥应是扬州一个名胜吧。“二十四桥”的芳名,之所以流传千载,得益于杜牧的这首名诗。关于“二十四桥”的得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唐代有人在一个月光如水、清风徐徐的夜晚,见到24个风姿绰约的仙女,身披羽纱,酥手托箫,鼓着粉腮,轻启红唇,飘上一座小石桥,于是那舒缓柔美的旋律,便从24支箫管中缓缓地流淌出来。 明月夜:月明的夜晚
“二十四桥明月夜,春风十里不如你”这两句诗分别出自于两首诗词。前一句出自于唐代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此句诗意思是,月朗星稀之夜,明月映照二十四桥。注:“二十四桥”为扬州瘦西湖景点。而“春风十里不如你”出自于冯唐《三十六大》。意思是,春风带来温暖、万物复苏,但一切开始和美好都不及你,你是我的全部美好与希望。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明月夜”出自唐.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首诗是当时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
作品译文: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时今已过深秋,江南草木尚未凋谢。扬州的二十四桥,在月色中显得格外的妖娆。老朋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出自唐代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 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在江北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美人吹箫取乐呢?颓废喧哗的地方更让诗人怀念对面江南的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