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死忽如归的意思(屈身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意思)
意思就是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2、出处:白马篇。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青春气息浓厚。
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的意思。
出自魏晋 · 曹植的《白马篇》。
原文节选:“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解释
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表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崇高思想。
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译文: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意思是为国献身,去血洒疆场,赢得胜利与自由的荣光!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启示含义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至今仍意义重大: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体会世间百态,而不要读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