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里河东入海_三万里河东入海是哪首诗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出自宋代陆游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河:黄河。岳:指西岳华山。仞:八尺。三万里、五千仞:是夸张数字。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万里长的黄河由西向东奔流人海,五千仞高的华山上摩青天。极言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意思:万里黄河滚滚东流,奔腾入海;巍巍高山峥嵘雄峙,上可接苍天。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译文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是陆游发自内心而对于现状又无法改变时的痛苦心情,题目直接道出了写作时间和写作点,时间是秋天晚上快要天亮了,地点是篱门,篱门就是用竹子编制成的门,这首诗的题目告诉我们陆游一个秋天晚上快要天亮的时候,他醒来走出院子的篱门所写的感受。
第一二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里的河是写的黄河,三万里是夸张的写法,形容黄河非常的长,走路三万里才流入大海,五千仞形容山非常的高,这里的山就是华山,华山之高远远看去直入云霄,和天融为一体。这两句完全是作者想想,当时作者随南宋王朝迁到了南方,作者只是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景物而已,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华山犹如炎黄精神的一样。
这两处景物是华夏文明的典型代表。可是他们已经不再属于自己的祖国,整个黄河流域完全在胡人的控制下。大好的河山被胡人夺去,人民被胡人蹂躏屠杀,这不知道让作者有多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