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本诗是杜甫写三国时期诸葛亮征讨魏国,因为征讨未成功,就死于汉中五丈原.‘长’是通假字通‘常’。这两句的意思是: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还有就是诗人借古人来说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呀?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出师:出师:出兵。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蜀相》,原文: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是杜甫对诸葛亮的惋惜。这首诗的题目是蜀相,指的就是三国蜀汉丞相诸葛孔明,即诸葛亮。《蜀相》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是杜甫写的,杜甫是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大李杜”。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杜甫共著有3500多首诗被收集在“杜工部集”里面,杜甫在世时没有什么反响,他死后他的诗却被广为留传,史称他为“诗圣”。
唐代诗人杜甫,出自《蜀相》,杜甫借此诗表达了对诸葛亮深深的敬意,缅怀他生前的显赫功勋,并寄予无穷的感叹,也蕴藉着诗人济世的报负和失望的心情。
全诗的意思是: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对此涕泪满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唐代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惋惜。他流浪四川期间,由于常和蜀汉的历史江山接触,更给诗人提供了凭吊前贤的便利与条件。
于是他屡次寻访诸葛武侯各处祠堂,着意抚摩孔明庙前古老柏树。并且每至一处,必定哦诗题壁、慷慨陈辞。常常密意低回,长歌当哭。全篇是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