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_天净沙秋思中的秋思是什么
《天净沙·秋思》原文: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翻译: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天净沙秋思的中心思想: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是元曲(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这是四首汉、唐、元代文人所写的抒情诗文。
《观滄海》是东汉政治家、诗人曹操写的四言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诗人登临碣石山,但见大海气象万千,吞吐日月。全诗气势磅礴,悲壮苍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谪湖南龙标所写的七绝,寄托了深深的同情之心。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停泊镇江北固山下时,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壮丽风景,作者抒发了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是元人马致远写的一首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作者描写了一幅秋郊夕照图,抒发了游子在秋日里的思乡之情。全诗短小精悍,意蕴深远。
总的来说,这四首诗文都是借景抒情之作。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天净沙秋思》中是律诗的是:《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原文:
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