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的意思翻译_人不知而不愠的翻译是什么
别人对我不了解、不理解,我并不生气;与不明智的人相处,我也不烦恼。能做这样的人,不就是君子吗?
出自《论语》第一章《学而》 ,这句话是孔子讲的读书人所应达到的最高境界,即是君子。《说文解字》讲:"君者,尊也。"君即是尊贵之意。
“子"字,初为男子之通称,春秋后期凡有道德有学问之人皆可称"子",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君子连起来就是因有道德学问而尊贵的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
人家不知道我或某事,我不会生气,也不会恼怒,这样的修养不也是接近一个君子的修为吗?换言之,不也像一个君子一样吗?
这句的根本在于恕,在于宽恕别人。孔老夫子对人,贯彻始终的一个字就是恕而已。
不消除别人的怨恨,也不丧失自己的名声。
出自 东周·战国 孟子 《孟子·尽心下》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殒厥问。’文王也。” 貉稽说:“我貉稽被人家说了很多坏话。”孟子说:“没关系的。士人总会受到七嘴八舌非议的。《诗经》上说:‘忧心忡忡排遣不了,小人对我又恨又恼。’孔子就是这样的人。又说:“不消除别人的怨恨,也不丧失自己的名声。’说的就是文王。” 貉稽:人名,生世不详。前两句出自《诗经·邶风·柏舟》。后两句出自《诗经·大雅·绵》。 稽jī停留:稽留.稽滞;考核:稽核.稽查.稽考.无稽之谈.;计较:反唇相稽.至.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