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正文内容

一行白鹭上青天图片(一行白鹭上青天图片国画)

chun3657小时前诗词名句1

黄鹂对白鹭,翠柳对青天,四种鲜明的色彩和物体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欢乐绚丽的画面。

初春节棵浓郁葱翠柳树两黄鹂轻快鸣叫着远处蔚蓝空壁洗行白鹭向蓝飞自由翱翔。

第一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在柳枝上鸣叫,诗人指明“两个”,说明鸟的叫声不是叽叽喳喳的,而是一唱一和式的对鸣,欢快而不嘈杂,热闹而不喧嚣。

第二句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白贵鹭向蓝天飞去,从“一行”可见此鸟排列有序、渐次远去,而不是轰然飞散,各奔东西;再用上了一个“上”字,更显示了白鹭奋力高飞、展翅向上的姿态。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绘的画面:屋外杨柳呈现一派青翠欲滴的色彩,柳枝迎风飘舞。两只黄莺在柳枝间相互追逐,唱出了悦耳的歌声,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诗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全诗对仗精工,着色鲜丽,动静结合,声形兼俱,四句诗宛然组成一幅咫尺万里的壮阔山水画卷。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作者: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一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只黄鹂鸣翠柳的意思,就是孤独的黄鹂鸟,失去了伴侣的黄鹂鸟,它只能一只孤独的在翠柳上鸣叫。用这句诗的寓意,就是要体现人的孤独,无伴侣的陪伴。一行白鹭上青天,也突出的是一,其意是我行我素独来独往的意思。

相关文章

李清照诗词全集_李清照诗词全集和翻译

1.声声慢·寻寻觅觅宋代: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

成语接龙大全四字成语(成语接龙大全四字成语游戏)

铺天盖地→地久天长→长年累月→月下老人→人仰马翻→翻天覆地哄堂大笑→笑逐颜开→开天辟地→地大物博→博大精深→深入浅出马到成功→功败垂成→成败论人→人仰马翻→翻天覆地→地大物博流连忘返→返老还童→童牛角...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谁(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

湖光秋月两相和_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意思是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湖光秋月两相和,这句诗的意思是,湖光和秋月相...

细雨骑驴入剑门_细雨骑驴入剑门打三个数字

细雨骑驴入剑门”所指的剑门有两个可能的含义:剑门关,位于中国四川省剑阁县城南,是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断褶带的大、小剑山的中断处,因其两旁的断崖峭壁和峰峦似剑,两侧山壁对峙如门而得名。它是我国最著名的天然关...

两情长久岂在朝朝暮暮下一句

意思:不在乎距离的远近,只要你爱我即可,可是我经历了如此多的世事,突然害怕抓不住与你的这段缘分。表达了自己很忠贞却害怕世事侵扰乱了这份感情的意思。简析:前一句出自秦观的《鹊桥仙·七夕》原文:纤云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