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旦的风俗(元旦节有什么风俗 传统)
一、中国元旦的由来
中国元旦的由来,据说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三皇五帝时期。在古代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开始的意思,而旦指的是日子元旦合称并是“初始的日子”。而在历法上,专家们习惯称地球围绕太阳1周为1年。到解放后元旦节被政府定为1月1日,在立春前后并且还有假放,而在民间有的地方会举行“庙会”等欢庆活动,传承古代的民俗。
二、元旦的习俗
元旦的习俗种类很多,地方不同习俗也不同。存在着饮食、服饰、活动、交互、过礼、娱乐等方面的差异!是由于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为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的!但大多数还是一样的。
元旦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元旦的习俗有:吃年糕、吃饺子、喝屠苏酒、吃汤饼、送贺卡等。
1、吃年糕: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方。
2、吃饺子:饺子是元旦必备食物,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为取“更岁交子”之意。
3、喝屠苏酒。屠苏酒,是元旦的时候要喝的一种酒,故又名岁酒。
4、吃汤饼:古代凡小麦面制品用水煮的食品。汤饼即面条。宋代元旦流行吃面条之类的食品。
5、送贺卡:据有关史料记载,我国明朝天顺年间,民间就已经出现了贺年卡。
元旦主要习俗是吃饺子
元旦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节日,它在传统节日春节之前,人们在这一天庆祝新一年的开始,在庆祝中许下自己最深切的希望。中国的每一个节日都有着特殊的职能作用,和其它节日一样,元旦这一天人们要吃饺子。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2)贴春联:
对联,又称春联,它的种类很多,但大致有对联和春条。
3)放爆竹:
爆竹一响,表示旧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来了。